中国央行的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我为主”的政策。专家分析,lpr仍有调整空间。低利率时代凸显了在中国投资的价值。
商报记者于洪波全面报道了新华社、证券报、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和21世纪商报
在7月底十多年来首次降息后,美联储于9月18日(北京时间19日凌晨)再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1.75%至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Powell)一再强调,“不确定性”正在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并表示美联储正再次降息,以“确保”持续的风险,使美国经济在重大变化面前保持强劲。
当美联储今年第二次降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时,中国货币政策的趋势是什么?新的lpr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将两次降息。
鲍威尔没有就未来降息可能性发表评论
美联储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1.75%至2%,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二次降息。分析师指出,鉴于美国经济暂时难以摆脱低通胀环境,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美联储今年是否会降息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Powell)继续强调没有预设的降息路线,并表示下一次利率决定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表现,并没有质疑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他表示,如果有必要,美联储不会排除采取“更大范围降息”的可能性。
更多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在7月和9月两次降息后,今年将继续降息。高盛(Goldman Sachs)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今年10月将第三次降息,全年降息75个基点。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还认为,美联储更有可能在10月份再下调25个基点。
会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再次降息。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因素包括贸易政策、英国的“英国退出欧盟”、海外金融环境、中东石油供应和地缘政治形势。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lloli)认为,尽管经济前景仍不明朗,但美联储今年可能不会出台进一步宽松政策。与此同时,明年的利率水平可能保持不变。
美联储降息,股市主要股指先降后升
美联储18日宣布将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后,纽约股市的主要股指先是下跌,然后上涨。
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36.28点,至27,147.08点,涨幅0.13%。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03点,涨幅0.03%,至3006.7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62点,至8177.39点,跌幅0.11%。
除美国股市外,黄金也经历了盘中跳水,先是抑制,然后上涨。美元指数先升后降。欧元和英镑等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0732,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个基点,截至1630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收盘价为7.0987。
中国货币政策引人关注
中国央行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自今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降息。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30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宣布降息。
在全球“降息模式”下,市场一直在猜测中国央行是否会效仿。然而,美联储两次降息时,中国央行都保持着“优先考虑我”的坚定决心。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年一发布降息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就明确表示,他将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注重根据中国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整和微调,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组合工具,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和合理稳定的市场利率。
“以我为主”是指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基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初公开表示,下半年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紧缩,适时调整和微调。
中国人民银行19日的公开市场操作透露了一些信号。当日,央行推出70天反向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5%。同时,将进行为期14天的5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操作,利率为2.7%。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Mingming)分析称,从运行结果来看,央行仍保持利率不变,并适当增加了投资额。在全球降息浪潮中,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仍然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努力为“六个稳定”服务。
工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石成认为,自今年以来,中美之间的长期利差大幅扩大,为国内政策利率调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面对日益增加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没有“减息一次”,而是加快了“利率并轨”,进一步疏通金融血管的传导机制。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一期lpr。市场普遍担心新发行股票的报价是否会下降。
交通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虽然央行此前并未调整中期贷款(mlf)利率,但日前公布的总计约8000亿元的下调将有效降低银行资本成本,并帮助银行减少lpr报价的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降价实现了“以我为主”的政策
事实上,今年央行一直强调“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央行在201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对市场条件的反应是灵活的,坚持以人为本,适当考虑国际因素,并在多个目标之间保持全面平衡。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指出,面对中长期全球经济中低增长的可能性,在政策应对上,我们应坚持以自身为先,充分考虑国际因素,保持多目标综合平衡,保持集中,规划中长期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6日,央行宣布,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的实际成本,将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包括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个阶段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定向下调1个百分点,每个阶段下调0.5个百分点。这一轮将释放约9000亿元的长期资金,其中约8000亿元将全面释放,约1000亿元将定向释放。
一些分析师指出,此次降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央行“以我为主,适当考虑国际形势”的政策,即保持集中度,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复苏。
专家分析,lpr在未来仍有调整空间
9月20日,国家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宣布第二次lpr报价:1年期lpr为4.20%,比上一次报价下降5个基点。5年以上的Lpr为4.85%,与上次相同。专家表示,lpr的变化符合预期。一年期利率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下调因素造成的。五年来利率保持不变,符合房地产监管思路。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适时适度降低lpr有利于直接有效地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这对稳定和扩大内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许多专家认为,面对全球降息浪潮,lpr未来仍有调整空间。
根据分析,10月和11月的目标下降,肯定会压低中小银行的价格,或降低中小银行的成本,从而降低中小银行的报价。与此同时,lpr和mlf还有进一步降低利差的空间。
"预计未来lpr将继续小幅下降."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姚明认为,随着前期整体下调和lpr利率机制改革的推进,有必要通过降低lpr和mlf之间的利差来继续降低lpr报价,引导贷款利率下调。
东方金城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轨道后,中国灵活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扩大了。在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成本将稳步下降,这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金融环境。
与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下调不同,国内mlf利率和其他政策利率没有调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年期lpr下调更能促进市场利率的下调。这也意味着在利率自由化的“渠道”被修改后,“广义货币”开始加速向“广义信贷”的转移。
在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参考正从以前的贷款基准利率“换锚”到lpr的背景下,这一年的lpr下降意味着企业贷款利率将略有下降。
王庆表示,一年期lpr的下降主要是由于9月16日央行普遍下调审批,发放8000亿元长期资金,以及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降低。因此,在中期贷款工具(mlf)利率保持不变的背景下,报价银行在考虑自身资本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后,缩小了本次报价的点数范围,促使一年期lpr略有下降。
显然,预计短期内资本成本和市场供求的变化不会太大,压降风险溢价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一年期品种lpr报价将继续遵循一个小的下行节奏,从5个基点的报价“步长”到压降lpr。
这一年期lpr降低了5个基点。联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麒麟认为,有限的减持主要是由于该行债务方面仍然以存款负债为主。虽然这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资本成本,但较高的存款负债成本决定了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仍然很高。
他表示,lpr和aaa级信用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利差仍然很大,预计随后的lpr利率将继续小幅下调。就模式而言,短期内利率利差将继续缩小,随后mlf运营利率将下调。
中国资本市场有潜力
专家认为,低利率时代凸显了在中国投资的价值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进19日表示,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蔓延的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变得更加突出。在中国的投资不仅有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持,而且在估值方面也有很大潜力。
刘进当天在长江商学院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经济疲软和持续的低通胀,欧美央行近日相继降息。欧盟和日本的10年期债券利率已经滑入负区间,美国的长期和短期债券利差不断收窄甚至逆转。全球投资者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适当增加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配置,同时考虑以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配置更多的中国资产。
他还提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有序开放,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越来越符合国际主流指数,全球投资者的配置将进一步增加,这将带来更多资本流入中国市场,同时外国投资者也将从中受益。
据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从今年4月底至8月底,尽管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不断上升,但中国投资者的态度仍然更加积极,对股票和房地产估值的信心增加,投资意愿显著增强。
根据该报告,中国投资者的乐观主要是由于对宏观基本面的预期增加,以及对中国经济趋势和风险控制的信心增强。
股票指数显示出表现的迹象
一天内北对北资金净流入记录
20日(周五),三大a股指数遭遇强烈冲击,运输力量的概念爆炸,推动上证综指收复3000点整数关口。交易时段结束时,北行资本再次出现在一个脉冲中,推动一些基础股票价格直线上涨。
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24%,至3006.45点。沈正程志报告9881.25点,上涨0.29%。创业板指数报1705.05点,下跌0.03%。沪深股市交易5469.27亿元,比上一天增加554亿元。
富时罗素和S&P道琼斯指数调整于20日生效,资金流向北方成为市场焦点。与上一次指数调整生效日的情况类似,20世纪末又出现了一次资金从北方的脉冲式流入。20日,来自北方的净流入总额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其中71.37亿元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渠道购买,77.25亿元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渠道购买。历史最高纪录发生在2018年11月2日,当时来自北方的资金净流入总额为173.85亿元。
具体来说,20日14: 30后,北方资本流入率大幅上升,在后期叫牌拍卖中达到峰值,净流入一度超过300亿元。
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预测,预计2019年约有400亿至7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a股,其中包括约180亿美元的被动基金和约200亿至500亿美元的主动基金。
外资增持a股,被动资金增加
随着富时罗素和道琼斯a股的扩张正式生效,a股正经历创纪录的被动海外投资基金涌入。
“9月20日,肯定会有大量海外指数基金和被动投资ETF跟踪富时罗素和S&P道琼斯指数买入a股。”一家大型国内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根据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的官方计算,2019年9月的第二次扩张预计将为a股带来40亿美元的被动资本流入。据招商证券分析,S&P道琼斯指数预计将为a股带来11亿美元的被动增量资本,这意味着a股在两大指数中的扩张将带来51亿美元(总计约360亿元人民币)的海外资本,超过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过去多次a股扩张带来的被动海外资本流入量。
"许多跟踪富时罗素和S&P道琼斯的被动海外投资基金已经进入a股市场."许多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原因是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等国际指数a股5月28日、6月21日和8月27日扩张前夕,海外资本的短期低吸收和高抛出套利导致a股大幅波动。因此,海外被动投资资本选择提前建仓,以减少a股剧烈波动造成的交易价格误差。
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自9月份以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从北方向a股净流入约为607亿元,其中9月20日的净流入约为148亿元。
“一些海外被动投资基金(包括指数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分配a股的比例甚至超过富时罗素和S&P道琼斯a股的要素权重。一家大型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股票交易主管透露。一个原因是,这些被动投资机构预计a股在这些国际指数中的权重将继续上升,因此它们适度超额认购a股,以“未雨绸缪”。第二,在当前经济衰退的风险日益增大、欧美股市大幅涨跌的压力下,经济基本面相对稳定的a股反而变成了价值萧条。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动投资资本增加a股配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海外主动投资机构急于尝试。
500彩票
秒速赛车app
湖北十一选五
中国一分彩